第十一项 腹腔穿刺术
发布时间:2021-07-14 浏览次数:

 

 

                  第十一项   腹腔穿刺术  

 

【适应证】  

1.用于诊断   送检腹水做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细菌及病理学检查,从而了解腹水的性质,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2.用于治疗   放腹水以缓解腹水引起的压迫症状;腹腔内注射药物或进行腹水抽吸浓缩回输。  

【禁忌证】意识障碍、电解质严重紊乱者,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  

【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目的、操作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和认同,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患者准备   核对适应证,察看有无禁忌证;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过敏史;嘱患者先排空尿液。将患者安置在经过消毒的治疗室;测脉搏、血压、  

腹围及进行简要的查体;取半卧、侧卧位或平卧位。  

3.器械准备   器械车铺台、清洁盘、腹腔穿刺包、腹带、留置送检标本的无菌试管和消毒容器、消毒液(安尔碘)、2%利多卡因、急救药品(如0.1%  

上腺素等)、无菌手套、棉签、纱布及注射器,并备好血压计、听诊器、卷尺。  

【操作方法】  

1.选择穿刺点(以龙胆紫标出穿刺进针点)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Ocm偏左或右 1.5cm 处;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腹水量少或有包裹时,可经B超引导定位。  

2.操作步骤   术者洗手,打开消毒包。用安尔碘消毒皮肤2,消毒范围直径〉 15cm ,2次的消毒范围略小。术者戴无菌手套,助手打开穿刺包,术者检查手术器械。术者铺洞巾,助手协助固定;助手协助术者核对麻药的名称和浓度并打开麻药瓶,术者抽取麻药。2%利多卡因麻醉皮肤至壁层腹膜。将与穿刺针连接的乳胶管夹闭,术者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点垂直逐步刺入  

腹壁,腹水量大时,穿刺针应在腹壁内转变方向,待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接上注射器,打开乳胶管,即可抽吸腹水置于无菌试管中,待送检。抽液完毕后拔针,针眼处以安尔碘消毒,覆盖无菌纱布,手指压迫数分钟,用护创膏固定。大量放水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术后嘱患者平卧休息,保持穿刺部位在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复测脉搏、血压和腹围。  

【注意事项】  

1.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面色苍白、头晕、出汗、心悸、气短、恶心、脉搏增快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予以平卧。短时间不能缓解者可适当  

补液。  

2.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50ml注射器穿刺取腹水;大量放腹水时,应保持针头固定,用输液夹调整放液速度。放液不宜过快,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水不宜超过3000ml(首次放液不超过100Oml),以免诱发肝性脑病或电解质紊乱。若有腹水浓缩回输装置,可放宽此限。  

3.腹水流出不畅时,可稍移动穿刺针或稍变换体位。  

4.对于腹水量大者,穿刺时勿使皮肤到壁层腹膜的针道在一条直线上,可在针刺达皮下后,稍微移动穿刺针头方向偏离原针道,再向深层逐步进针到腹腔,以免拔针后针眼漏腹水.如有漏水,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