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1. 教学体系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存在着临床教学资源不足、学生人数多动手机会少、医疗纠纷增多、医疗环境不佳、重技能而轻素质等现实问题,往往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为克服以上问题,学校建立了新的临床实践课程体系。

中心以学生为本,融职业素质教育、知识传授、技术训练、能力培养于一体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涵盖医学全过程的“以临床能力为导向的阶段性、模块化、开放式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其核心为“四个教学阶段,四类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包含不同临床学科的课程,对临床能力培养目标侧重点不同。

表7-1-1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一览表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实验

项目数

面向

专业数

实验学生人

(门数/年)

实验人

(时数/年)

早期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早期接触临床:  

医学导论

临床技能活动


11

900

18000

早期接触科研:   

业余科研

暑期科研

科研选修课


11



早期接触社会

社会实践活动


11



桥梁课程模块

诊断学

19

11

6709

152441

医学影像学

11

11

1733

32376

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模块(多学科轮回见习)

内科学见习

34

11

2292

76899

外科学见

27

11

3009

56224

泌尿生殖科见习

1

8

1288

20956

胸外科见习

1

8

1200

17829

骨科见习

4

8

1176

18085

颅脑外科见习

1

6

1600

25698

妇产科学见习

17

11

1826

30930

儿科学见习

17

11

5419

173855

神经病学见习

2

8

123

2985

精神病学见习

2

6

164

5156

传染病学见习

4

8

123

2868

肿瘤病学见习

3

6

164

4247

耳鼻喉科学习

3

6

123

2275

眼科学见习

14

6

226

3609

皮肤病学见习

8

6

221

2938

麻醉科见习

2

6

105

2469

临床综合技能模块            

 

(通科临床实习)

内科学实习

170

6-11

21045


外科学实习

颅脑外科实习

骨科实习

泌尿生殖科实习

胸外科实习

妇产科学实习

儿科学实习

神经病学实习

精神病学实习

传染病学实习

眼科学实习

放射诊断学实习

肿瘤病学实习

耳鼻喉科学实习

皮肤病学实习


(1) 基础教育阶段

实施早期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注重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态度的培养,开设的医学导论课程启发和培养医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对医学的发展历程的了解,对未来医学的展望,启迪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医学辩证观。开设了《早期接触临床》、《临床医学导论》等课程,促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供多临床、反复临床模拟场景并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2) 基础—临床桥梁阶段

实施诊断技能课程和医学影像学课程模块,开设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技能,注重医患沟通技能和临床诊断思维能力(收集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判读、诊断鉴别诊断)及实验诊断基本技能(血常规检测、肝脏功能检测、尿液常规检测等)的培养,开设医学影像学技术,注重对正常人体和各类疾病状态下各脏器X光片、CT片、MRI及超声图片的判读和鉴别诊断,加强学生对各类先进技术辅助疾病诊断的认识。实施诊断、技能课程模块,开设检体诊断学、临床技能学实验,注重医患沟通技能和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及技能操作的培养。

(3)临床见习阶段

实施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模块,学生在各临床技能实验室的仿真模型训练区、动物外科手术训练区实践操作以及各临床学院和教学基地床旁进行实习,进一步强化医患沟通,规范诊疗操作,培养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实施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模块,学生在各临床技能实验室的模型训练区、动物外科手术训练区开展实践操作以及各临床学院和教学基地床旁进行见习,进一步强化医患沟通,规范诊疗操作,培养临床综合思维能力。

(4)临床实习阶段

实施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模块,主要在临床学院的床旁实习,更加关注医学生临床技能综合能力培养,包括病人的管理、临床思维、医疗决策、执行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实施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模块,更加关注医学生临床技能综合能力培养,包括病人的管理、临床思维、医疗决策、执行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等。

2. 教学内容

(1)早期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本模块注重医学生职业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在早期的基础教育阶段,结合《医学导论》、《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实施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要求学生完成论文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并经专家组评审认可后,方可获得此课程的学分。

“早期接触临床”:从2000年开始中心逐步组织本校1~2年级的医学生早期进入临床实践基地、技能中心实验室、各教学基地医院、各种社区医院等早期接触医疗环境,感受医生、感受病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社会责任感。数年来,共有24580人次学生赴各附属医院参观学习,有205人次学生自发到各临床学院门诊去体验临床一线医生的工作并与病患密切接触,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临床实践体会。

“早期接触科研”:通过学生业余科研、暑期科研、科研选修课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与能力。近五年来,学校共指导医学生完成科研项目856项,参与学生4231人,参与教师448人,其中564项项目在临床技能中心及其实践基地完成。

“早期接触社会”:每年开展大量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例如;“让高血压远离我们”的大型公益活动、爱眼日活动服务、医学伦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心理调查”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各种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及早深入社区和各乡镇,服务社会,自觉担负起医学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

(2)诊断技能课程模块

本模块注重医患沟通技能与诊断技能(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判读、鉴别诊断、最终诊断)培养,开展《诊断学》与《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在诊断技能教学中,增加问诊及医患沟通技能的教学时数(由原来的2学时增加到11学时),提高学生问诊技巧以及与病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实验诊断学在保证经典项目的基础上优化实验项目,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实验诊断的概念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要求会开检查单、会看检查单、会分析判断检查结果;在物理诊断学教学方面,借助技能中心的心肺听诊、腹部触诊模型等加强体格检查技能教学,同时还通过实践基地丰富的病人资源,保证学生能学习到各类疾病的典型症状与体征;在影像诊断技能教学方面,探索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整合多所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影像电子资源,开展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

(3)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模块

本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性临床基本诊疗技术、实用性临床诊断技能与严谨性临床思维能力。创设跨学科的“临床基本技能”课程,含盖内、外、妇、儿等16个临床学科,安排多学科轮回见习。根据各学科见习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各学科见习教学项目均包括各种基本医疗技术性操作项目教学与典型病例临床思维教学项目,全面涵盖基本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大类型的实验项目。

医疗技术性操作项目学习的主要场所包括中心主体实验室与各实践基地的技能实验室,将“临床模拟手段”和“临床真实手段”有机结合,按照“理论与示范教学-初次模拟训练-录像分析总结-再次模型训练-进入临床实际操作”的教学步骤,强化学生的各学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尤其是有创性项目和有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的项目(如各类穿刺、外科基本手术、急救与麻醉复苏技术等)。

典型病例学习的主要场所为临床实践基地,主要采用床旁教学方法(含典型病例示教、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教学疑难讨论等),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同时学生还可借助中心网站丰富的多媒体案例视频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多学科轮回见习临床基本技能课程为独立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块共16门课程。8门必修实践课程:内科学见习、外科学见习、妇产科学见习、儿科学见习、神经病学见习、精神病学见习、传染病学见习、肿瘤病学见习;8门选修实践课程(选修其中4门课程):耳鼻喉科学见习、眼科学见习、皮肤病学见习、泌尿生殖科学见习、胸外科学见习、骨科学见习、颅脑外科见习、麻醉科见习。

(4)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模块

本模块注重临床能力综合运用,包括管理病人的能力、诊断能力、医疗决策与执行医疗决策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建立跨学科“临床综合技能”课程群,覆盖13个临床学科的临床实习。学生在各学科进行临床实习,每人管理6~8张病床,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所管病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一切医疗相关活动,包括出入院管理、沟通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各种会诊和专科记录;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入院录、各种病程首记、病情观察与记录、开医嘱、执行医嘱等;同时参与病房的一切日常医疗活动如进行交班、查房、死亡及疑难讨论等,通过临床实习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中心还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实习生多项临床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围绕急救、重症监护、内科、妇产科、儿科综合技能,利用HPS、ECS、人机交互式分娩模拟人等高级生理驱动模型和标准化病人(SP),将临床的常见病例开发成教学案例,通过业余时间的开放教学,进一步培训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急救处理能力、疾病综合诊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通科实习“临床综合技能”课程包括7门必修和8门选修共15个临床学科实践课程。7门必修课程:内科学实习、外科学实习、妇产科学实习、儿科学实习、神经病学实习、传染病学实习、放射诊断学实习;8门选修课程(选修其中的4门课程):泌尿生殖科学实习、胸外科学实习、骨科学实习、颅脑外科实习、肿瘤病学实习、耳鼻喉科学实习、眼科学实习、皮肤病学实习。通科实习中学生按照各临床学院上下班时间进行,不按课时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