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护理本科教学大纲(最终版)
发布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

 

《健康评估》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系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健康评估课程组)

20217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健康评估

学时学分:总学分5.5分、总学时88学时,其中含理论学时39学时、实验学时43学时、自主学习学时6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于本科护理专业

先修课程:生理学、人体解剖学

二、课程简介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将医学与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过渡到临床护理学知识的桥梁学科,是运用已获得的基础知识,从护理的角度来研究诊断护理对象现存或潜在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其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性强,涉及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多学科领域。课程总学时为88学时(其中理论45学时,实验43学时),5.5学分。本课程内容涵盖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检查、护理病历书写,以及如何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临床资料,发现其中的意义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好护理评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后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有慎独严谨的品行。

2.知识目标

(1)     掌握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

(2)     熟悉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和病因。

(3)     了解常见症状及异常体征的发生机制、健康评估的概念、范畴和发展趋势。

3.技能目标

能运用正确的资料收集方法,对不同疾病做出护理诊断;能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能运用有效沟通技术促进护患关系、加强医护合作、护护合作。

四、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独立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并能综合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护理诊断,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同时应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并发症发生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线上自学讨论、实验实践、病例讨论、音像及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

六、考核方式

健康评估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故对学生学习效果从平时学习情况、操作技能和理论掌握情况三方面进行评价。总评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20%;实验操作考核30%;期末理论考试50%

 

 

参与人:陈莉萍、李琪、孔令娜、周恒宇、黄苗

执笔人:陈莉萍、李琪、孔令娜、周恒宇、黄苗

审定人:陈莉萍

 


教材、教辅用书与参考书目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适用于本科护理专业最新版规划教材,同时因该课程实践性强,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操作技能,实验课程中选用了与教材配套的操作指导教辅。

一、教材

呂探云.健康评估.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7

二、教辅用书

张自力.孙玉梅.健康评估实践与学习指导.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7

三、参考书目

1.   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葛均波.徐永健.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Mildred O. Hogstel, Linda Cox Curry. Health Assessment Through the Life Span4th Edition. F. A. Davis Company, 2005.

5.   Patricia M. Dillon. Nursing Health Assessment: A Critical Thinking, Case Studies Approach. F. A. Davis Company, 2005.

6.   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7.   白人驹.徐克.医学影像学.9.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8.   游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9.   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10. 护理诊断、结局与措施:链接北美护理诊断协会护理诊断(NANDA)、护理结局分类(NOC)与护理措施分类(NIC.2.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第一章 绪论  …………………………………………………………7

第二章 问诊  ………………………………………………………7

第一节 概述………………………………………………………7

第二节 常见症状问诊………………………………………………………8

第三章 体格检查  ……………………………………………… 9

第一节 概述………………………………………………………9

第二节 一般检查………………………………………………………9

第三节 头部检查………………………………………………………11

第四节 颈部检查………………………………………………………12

第五节 胸廓与肺脏检查………………………………………………………13

第六节 乳房检查………………………………………………………15

第七节 心脏检查………………………………………………………15

第八节 血管检查………………………………………………………18

第九节 腹部检查………………………………………………………19

第十一节 脊柱、四肢与关节检查……………………………………21

第十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22

第十三节 全身体格检查………………………………………………………

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  ……………………………………………27-30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  ……………………………………………30-33

第七章 影像学检查  ……………………………………………33-35

第九章 护理病历书写  …………………………………………36-38


教学时数分配表(共88学时)

教学内容

理论

自学

实验

示教

备注

第一章 绪论(宋体五号)

1

0

0

0

 

第二章  问诊

 

 

 

 

 

第一节 概述

2

0

0

0

 

第二节 常见症状问诊

9

0

0

0

 

第三章  体格检查

 

 

 

 

 

第一节 概述

2

0

0

0

 

第二节 一般检查

4

0

6

0

 

第三节 头部检查

 

1.5

(线上)

1.5

 

 

第四节 颈部检查

 

1.5

(线上)

1.5

 

 

第五节 胸廓与肺脏检查

2

 

5

 

 

第六节 乳房检查

1

 

0

 

 

第七节 心脏检查

4

 

6

 

 

第八节 血管检查

1

 

 

 

 

第九节 腹部检查

3

 

4

 

 

第十一节 脊柱、四肢与关节检查

0.5

0

0

0

 

第十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

0.5

0

3

 

 

第十三节 全身体格检查

0

 

3

 

 

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

 

3

(线上)

3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

6

 

3

 

 

第七章    影像学检查

2.5

 

0

 

 

第九章    护理病历书写

0.5

 

3

 

 

 

39

6

43

 

 


第一章  绪 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健康评估的概念及内容。

2.了解健康评估的发展。

3.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对于临床护理的职业认同感。

二、主要内容

1.健康评估的概念与重要性。

2.健康评估课程的内容。

3.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1学时,含理论课1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五、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评估课程的内容。

难点:健康评估、整体护理的概念。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二章  问诊

第一节  概述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问诊的技巧及注意事项、主诉的书写及现病史的内容。

2.熟悉问诊的方法、内容及健康史内容。

3.了解特殊情况下的问诊技巧。

4.问诊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临床思维能力。

二、主要内容

1.问诊目的。

2.问诊内容(主诉、现病史)。

3.问诊方法与技巧。

4.特殊情况问诊。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2学时,含理论课2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五、重点、难点

重点:现病史的内容;问诊技巧及主诉的表达。

难点:正确判断主诉;问诊方法和技巧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二节  常见症状问诊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2.熟悉常见症状的病因及问诊要点。

3.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

4.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慎独严谨的职业素养,关爱患者的人文精神。

二、主要内容

1.发热、疼痛、水肿、呼吸困难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

2.咳嗽与咳痰、咯血、发绀、恶心与呕吐、呕血与黑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

3.便血、腹泻、便秘、黄疸、意识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9学时,含理论课9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五、重点、难点

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和问诊要点。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二章  体格检查

第一节  概述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视、触、叩、听、嗅的基本方法。

2.掌握几种临床叩诊音的特点及其意义。

3.熟悉体格检查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4.关心尊重被检者、保护隐私,操作过程体现人文关怀,培养护生科学探究精神。

二、主要内容

1.体格检查的目的。

2.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3.基本检查方法。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2学时,含理论课2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演示。

五、重点、难点

触诊和叩诊的方法。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二节  一般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生命体征的检查内容及方法。

2.掌握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3.熟悉一般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良好的沟通方式,操作过程中关心尊重被检者、保护被检查者隐私,树立人文关怀精神。

二、主要内容

1.全身状态检查内容及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2.皮肤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3.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相关护理诊断。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10学时,含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6学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讨论、教学视频、示教、分组练习。

五、重点、难点

1.生命体征的评估方法和正常值。

2.体位、紫癜、蜘蛛痣、水肿、发绀、黄染的概念及意义。

3.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六、授课语言

汉语。

实验一  一般状态检查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生命体征的内容、评估方法。

2.熟悉其他各项一般状态评估的方法、临床意义。

3.了解异常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生命体征的评估方法、正常值、临床意义。

2.临床几种常见的面容表情改变、体位改变、步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实验分组】

20/

实验二  皮肤淋巴结检查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浅表淋巴结检查的内容、方法和顺序。

2.熟悉皮肤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皮肤检查:皮肤颜色、有无皮疹、皮下出血,检查皮肤温度、湿度和弹性。

2.淋巴结检查

1)顺序: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窝、腹股沟。

2)检查结果汇报:如有肿大应描写部位、大小、数目、质地、边界、压痛、活动度及生长速度等,同时还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实验分组】

20/

第三节  头部检查(线上)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咽、扁桃体的评估方法及意义。

3.掌握睑结膜、眼球、巩膜、瞳孔的评估方法及意义。

3.熟悉头部检查的主要内容的异常结果及临床意义。

4.了解头部检查的主要内容其他各项评估的方法。

5.培养护生对病人表示尊重、共情,思辨能力,理解“局部与整体”的联系。

二、主要内容

1.头发、头皮、头颅、头部运动检查

2.颜面部及器官检查。

3.头面部评估相关护理诊断(自主学习)。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3学时,含理论课1.5学时,实验课1.5学时。其中头部评估的相关

护理诊断0.5学时为自主学习。

四、教学方法

1.线上教学

2.自主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结合教材以及教师所提供的相关阅读教材完成。

3.教学视频、示教、分组练习

五、重点、难点

眼、口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四节  颈部检查(线上)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掌握颈静脉怒张的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3.熟悉颈部检查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4.了解颈部检查的注意事项及其他各项评估的方法。

5.培养护生对病人表示尊重、共情,思辨能力,理解“局部与整体”的联系。

二、主要内容

1.颈部外形与运动检查。

2.颈部血管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3.甲状腺及气管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颈部检查相关护理诊断(自主学习)。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3学时,含理论课1.5学时,实验课1.5学时。其中头部评估的相关护理诊断0.5学时为自主学习。

四、教学方法

1. 线上教学

2. 自主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结合教材以及教师所提供的相关阅读教材完成。

3. 教学视频、示教、分组练习。

五、重点、难点

颈部血管、甲状腺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实验三  头面颈部评估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眼、耳、鼻、口的评估方法。

2.掌握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的评估方法。

3.熟悉颈部分区。

4.了解头、面、颈部异常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头发、头皮、头颅及头部运动检查。

2.眼、耳、口、鼻的检查。

3.颈部血管、外形、姿势与运动检查。

4.甲状腺、气管评估。

【实验分组】

20/

第五节  胸廓与肺脏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

2.掌握肺的视、触、叩、听诊的内容、评估方法及临床意义。

3.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4.培养学生尊重患者隐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去评估患者病情。

二、主要内容

1.胸部体表标志。

2.胸廓外形改变及临床意义。

3.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

4.语颤、胸廓扩张度、胸膜摩擦感的评估方法及临床意义。

5.叩诊的方法,正常和异常叩诊音及意义。

6.正常呼吸音听诊特点;异常呼吸音的临床意义;啰音的概念、听诊特点及

临床意义。

7.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

8.相关护理诊断。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7学时,含理论课2学时,实验课5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音频展示、案例讨论、教学视频、示教、分组练习。

五、重点、难点

重点:异常胸廓的形态;语颤评估方法及意义;胸部叩诊音的分布区域;肺

部异常呼吸音发生的临床意义及啰音发生原理、分类、临床意义。

难点:语颤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肺部叩诊的操作手法;异常呼吸音及啰

音的判断。

六、授课语言

汉语。

实验四  肺部评估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语颤的检查方法;肺界的叩诊方法,肺脏叩诊音改变的临床意义。

2.掌握呼吸音及啰音的听诊特点。

3.熟悉胸廓、乳房、肺、胸膜的检查内容。

4.了解胸部体表标志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胸部体表标志。

2.胸廓外形改变及临床意义。

3.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

4.语颤、胸廓扩张度、胸膜摩擦感的评估方法及临床意义。

5.叩诊的方法,正常和异常叩诊音及意义。

6.正常呼吸音听诊特点;异常呼吸音的临床意义;啰音的概念、听诊特点及

临床意义。

7.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检查。

【实验分组】

20/

第六节  乳房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乳房触诊的方法、主要征象及临床意义。

2.熟悉乳房视诊的主要内容及常见异常的临床意义。

3.了解乳房检查的主要内容及评估方法。

4.培养学生具有尊重被评估者、保护被评估者隐私的意识。

二、主要内容

1.乳房视诊:乳房対称性及乳房皮肤、乳头、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异常。

2.乳房触诊:乳房硬度和弹性、压痛、包块及腋窝淋巴结。

3.相关护理诊断。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1学时,含理论课1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五、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乳房触诊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七节  心脏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触诊心尖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2.掌握心脏相对浊音界的叩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3.掌握心脏听诊方法、内容及临床意义。

4.熟悉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5.了解心脏视诊内容及临床意义。

6.通过心脏检查使同学们具有尊重被评估者、保护被评估者隐私的意识;培养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敬业精神。

二、主要内容

1.视诊: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心前区有无异常

搏动。

2.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震颤、心包摩擦感。

3.叩诊:叩诊方法、相对浊音界正常值、浊音界改变及意义

4.听诊:听诊部位、听诊顺序、听诊内容

5.循环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

6.相关护理诊断。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 10学时,含理论课4学时,实验课6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音频展示、案例讨论、教学视频、示教、分组练习

五、重点、难点

重点:心尖搏动移位、震颤、心浊音界改变、房颤等出现的临床意义;瓣膜

听诊区名称及位置;正常心音;杂音的分析。

难点:心脏震颤评估及临床意义;叩诊心浊音界及瓣膜听诊区位置;心音改

变;杂音的分析。

六、授课语言

汉语。

实验五  心脏评估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视诊、触诊正常心尖搏动正常听诊的心率、心律、心音、异常心音、

心脏杂音及心律失常的听诊特点。

2.熟悉心前区震颤、心包摩擦感及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方法。

3.了解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视诊:观察内容包括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心

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2.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震颤、心包摩擦感

3.叩诊:心界的叩诊方法,按先左后右,自下而上,从外向内的顺序进行。

4.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实验分组】

20/

实验六  心肺异常听诊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呼吸音及常见异常呼吸音的听诊特点。

2.掌握正常心音及常见异常心音的听诊特点。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肺脏异常听诊

1)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减弱、消失或增强,呼吸音延长或断

续)、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2)啰音:呼吸音外的附加音。

j湿啰音:似水泡破裂发出的声音,断续短暂,连续出现,吸气末明显;分

为大、中、小湿啰音和捻发音。

k干啰音:持续较长带乐性,音调较高,呼气明显;分为高调干啰音(哨笛

音,哮鸣音)和低调干啰音(鼾音,呻吟或熟睡鼾声)。

3)语音共振:被评估者用同等强度重复发“一”音,使用听诊器听语音,

应含糊难辨。

4)胸膜摩擦音:正常人无胸膜摩擦音。患者吸气、呼气均有,屏气消失。

2.心脏异常听诊

1)心率:<60/分为心动过缓,>100/分为心动过速。

2)心律:正常时整齐,异常时可有早搏,房颤等不齐的节律。

3)心音:注意第12心音的特点;心音强度改变,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

心音性质改变;心音分裂

4)额外心音:常见的有舒张早、晚期奔马律,二尖瓣开放拍击音等。

5)杂音:如果听到杂音,应认真辨别其最响的部位、时期、性质、传导

方向、强度及与体位、呼吸、运动的关系。

6)心包摩擦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诊。

【实验分组】

20/

第八节  血管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脉搏、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2.掌握周围血管征的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3.了解血管杂音产生机制及意义。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

二、主要内容

1.脉搏的测量方法,触诊的主要内容,常见异常脉搏及意义。

2.血压的测量方法,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3.周围血管征检查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相关护理诊断。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1学时,含理论课1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五、重点、难点

重点:脉搏、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难点:周围血管体征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九节  腹部检查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腹部触诊的内容、检查方法、常见异常情况及临床意义。

2. 掌握腹部叩诊的主要内容、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3. 熟悉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

4.熟悉腹部视诊、听诊的内容、方法。

5. 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态度,要有爱伤观念。

二、主要内容

1. 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2. 视诊评估的内容、方法,重点讲述腹壁外形和腹壁静脉的评估。

3. 触诊的评估的内容、方法,重点讲述腹膜炎的三大体征,腹部包块、肝、脾、胆囊的触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4. 叩诊评估的内容、方法,重点讲述肝脏、移动性浊音的叩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5. 听诊评估的内容、方法,重点讲述肠鸣音的临床意义。

6. 腹部常见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及相关护理诊断。

三、学时安排

7学时,含理论课3学时,实验课4学时。

四、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教学视频、示教、分组练习

五、重点、难点

重点:腹部视叩诊内容、方法及各项结果的临床意义。

难点:腹部触诊的内容、方法及各项结果的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实验七  腹部评估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 掌握腹部叩诊和触诊方法。

2. 熟悉腹部视诊和听诊方法。

3. 了解腹部体表标志和腹部分区。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 腹部体表标志:肋弓、剑突、腹直肌外缘、胆囊点、脊肋点、麦氏点、髂前上棘、肋脊角。

2. 腹部分区

3. 视诊方法:价差腹部外形是否平坦、腹部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形及蠕动、脐的状态。

4. 听诊方法:肠鸣音、振水音

5. 叩诊方法:全腹叩诊、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

6. 触诊方法

1)全腹触诊:顺序、手法、注意事项

2)肝脏触诊:单手法、双手法、注意事项

3)脾脏触诊:双手法、注意事项

4MurPhy征检查:手法、注意事项

5)麦氏点压痛与反跳痛:手法、注意事项

6)腹膜刺激征的检查

【实验分组】

20/

实验八  心肺腹部异常检查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 掌握心、肺浊音界异常叩诊的特点。

2. 掌握常见腹部及肝、脾异常触诊的特点

3. 熟悉常见心、肺异常触诊的特点。

4. 熟悉心、肺、腹部常见异常视诊的特点。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 常见肺部异常检查

1)视诊:胸廓外形异常、呼吸频率和节律异常

2)触诊: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胸膜摩擦感

3)叩诊:肺浊音界上移或下移

2. 常见心脏异常检查

1)视诊:心前区异常隆起、异常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2)触诊:心前区震颤、心包摩擦感

3)叩诊:心浊音界改变(靴形心、梨形心、普大形心)

3. 常见腹部异常检查

1)视诊:腹部膨隆、凹陷,腹壁静脉曲张

2)听诊:振水音,肠鸣音活跃、亢进、减弱、消失

3)叩诊:肝浊音界扩大或缩小

4)触诊:肝肿大、脾肿大、胆囊肿大、腹膜刺激征

【实验分组】

20/

第十一节  脊柱、四肢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脊柱压痛、扣击痛的评估方法和临床意义。

2.熟悉四肢、关节检查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3.了解脊柱检查的内容。

二、主要内容

1.脊柱的生理性弯曲,病理性变形的意义。

2.脊柱压痛、扣击痛的检查方法和意义。

3.四肢检查的内容,杵状指、匙状甲、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意义。

4.关节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0.5学时,含理论课0.5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五、重点、难点

脊柱压痛、扣击痛的评估方法;杵状指、匙状甲的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十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反射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临床意义。

2.熟悉感觉功能检查方法意义,肌力的分级法。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临床思维能力。

二、主要内容

1.脑神经。

2.感觉功能检查的内容,浅感觉检查方法。

3.运动功能的评估,肌力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神经反射检查的内容,角膜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临

床意义。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3.5学时,含理论课0.5学时,实验课3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教学视频、示教、分组练习

五、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功能、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难点:异常神经反射的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实验九  神经系统检查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 掌握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检查方法。。

2. 熟悉感觉功能检查方法意义,肌力的分级法。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 感觉功能:

1)痛觉检查

2)触觉检查

2.运动功能:上、下肢肌力的检查。

3.神经反射:

1)角膜反射

2)肱二头肌反射

3)膝腱反射

4.病理反射:

Babinskis征的检查

5.脑膜剌激征:

1)颈强直

2Kernigns

3brudzinskis

【实验分组】

20/

第五章  实验诊断(线上)

第一、二节  概述及血液检查(线上)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2.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评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熟悉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因素。

4.了解骨髓细胞形态学评估的临床应用和结果分析。

5.培养护生审慎、创新进取、勇于突破精神,提升其职业自豪感。

二、主要内容

1.血液、骨髓、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2.血液一般评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评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3.骨髓细胞形态学评估的临床应用,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骨髓评估结果分析。

4.几种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三、学时安排

2学时,含理论课1学时,实验课1学时。

四、教学方法

线上教学

五、重点、难点

重点: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评估结果的分析。

难点: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评估结果的分析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三节  其他体液及排泄物检查(线上)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方法,粪便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熟悉尿常规和粪常规评估的内容和意义。

3.熟悉痰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浆膜腔积液分类和渗出液、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4.了解脑脊液评估适应症及意义。

5.培养学生准确识别异常检查结果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

1.各项标本的采集方法。

2.尿液的一般评估,化学评估和显微镜评估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粪便评估,颜色与性状评估,细胞评估,及隐血实验评估。

4.脑脊液评估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浆膜腔积液的分类、评估项目、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要点、临床应用。

三、学时安排

2学时,含理论课1学时,实验课1学时。

四、教学方法

线上教学

五、重点、难点

尿液、粪便评估内容及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四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肾小球功能评估的内容及意义。

2.掌握肝炎标志物检验,血清酶学检验。

3.熟悉肝脏蛋白质代谢及胆红素代谢功能的检验。

4.了解肾小管功能实验,肿瘤标志物检验及肝炎病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二、主要内容

1.肾小球功能评估、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肾小管功能实验。

3.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评估,蛋白质代谢评估,胆红素代谢评估,血清酶及同工酶评估,肝炎标志物评估的临床意义(自主学习)。

4.肾功能实验在肾单位的定位和应用的注意事项(自主学习)。

5.肝脏病评估项目的选择与应用(自主学习)。

三、学时安排

    本节共2学时,含理论课1学时,实验课1学时。其中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评估、肾功能实验在肾单位的定位和应用、肝脏病评估项目的选择与应用共0.5学时为自主学习。

四、教学方法

1. 线上教学

2. 自主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结合教材以及教师所提供的相关阅读教材完成。

五、重点、难点

重点: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测定的意义,肝炎标志物、血清酶学检验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难点: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测定的意义,肝炎标志物、血清酶学检验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实验十  实验诊断

【实验类型】

综合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2.熟悉血液,尿液,粪便的检验程序。

3.了解血液和尿液分析仪的检验原理,

4.了解检验科的设备,血生化仪,细菌培养箱等。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血液检验。

2.尿液检验。

3.粪便检验。

4.观摩血生化分析仪,微生物检查,放射免疫检查方法等。(视频学习)

【实验分组】

20/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

2.熟悉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3.了解心电图产生原理。

4.知识拓展,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技术进展知识,培养创新意识。

二、主要内容

1.心电图产生原理。

2.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命名及意义,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3.心电图常规12导联体系。

三、学时安排

3学时,含理论课3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五、重点、难点

重点: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

难点:心电图的命名及临床意义。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2. 熟悉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及正常值。

3. 了解小儿及老年人心电图特点。

4.通过心电图知识讲解及图谱的展示,提升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二、主要内容

1.心电图记录纸的特点。

2.心电图各波段振幅和时间的测量。

3.心率的测量方法。

4.心电轴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5.钟向转位的判断。

6.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三、学时安排

6学时,含理论课3学时,实验课3学时。

四、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小组讨论

3. 分组演示。

五、重点、难点

重点:正常心电图的图形特点和正常值范围。

难点:心电图的阅读顺序,分析方法和心电图报告的书写格式。

六、授课语言

汉语。

实验十一  心电图评估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     掌握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2.熟悉正常心电图的图形特点和正常值范围。

3.熟悉心电图的阅读顺序,分析方法和心电图报告的书写格式。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描记心电图。

2.心电图各波段图形测量。

P波:时间、电压;

P-R间期;

QRS波:时间 AVR V1V3V5  导联  R/SRv1+Sv5 Sv1+Rv5 Q波电压;判断低电压,测量室壁激动时间(VAT);

S-T段:是否抬高或下移?

T波:方向及电压;

Q-T间期;

心率:计算法及目测法;

心电轴:目测法

3.结论

【实验分组】

20/

第七章  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放射学检查

第二节  超声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X线评估和超声评估前的准备,评估中的防护。

2.熟悉X 线评估的方法,各系统正常和基本病变的X 线表现;几种常见疾病的声像图特点。

3.了解X 线评估、超声评估的基本原理。

4.通过影像学检查的讲解,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精神,关心体贴患者的人文精神。

二、主要内容

1. X线和超声评估的产生原理、特性及成像的基本原理。

2. X线评估的方法,诊断原则与步骤。

3. X线评估中的防护。

4. 临床几种常见疾病的声像图特点

5. 各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

三、学时安排

2.5学时,含理论课2.5学时。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五、重点、难点

重点:各系统正常和基本病变的X 线表现。

难点:超声评估前的准备,常见疾病声像图特点。

六、授课语言

汉语。

第九章  护理病历书写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书写护理病历的格式、内容和方法。

2.熟悉护理病历的基本要求。

3.通过医疗和护理文件的管理和记录要求学习,树立学生依法行护的法律观念。

二、主要内容

1.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内容要真实,格式要规范,描述要精练,用词要恰当,书写要全面,字迹要清晰。

2.护理病历的格式与内容:首页、护理计划单、护理记录、健康教育的填写。

三、学时安排

3.5学时,含理论课0.5学时,实验课3学时。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分组演示。

五、重点、难点

重点:护理病历的格式和内容。

点:系统病史采集和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

六、授课语言

汉语。

实验十二  护理病历书写

【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独立完成对简单病例的系统病史采集和身体评估。

2.熟悉护理病历首页,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可靠,文字通顺,字迹清楚。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病史采集。

2.体格检查。

3.讨论主要护理诊断。

4.书写病历。

【实验分组】

20/

实验十三  全身体格检查

【实验类型】

综合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和顺序。

2.熟悉健康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

【实验学时】

3学时   

【实验内容】

1.体格检查

1)全身状态评估

2)头面颈部评估

3)前、侧胸部评估

4)背部评估

5)腹部评估

6)四肢评估

7)步态与腰椎运动评估

2.分析判断

【实验分组】

20/

实验十四  综合性护理健康评估

【实验类型】

综合型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问诊的方法。

2.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和顺序。

3.熟悉资料的整理分类与综合分析的方法。

4.熟悉护理诊断的确立与排序。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内容】

1.收集资料。

2.整理分析资料。

3.确立与修订护理诊断。

4.护理诊断的排序。

【实验分组】

20/